第479章 义成公主(3000)_重生周隋之际
笔趣阁 > 重生周隋之际 > 第479章 义成公主(3000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79章 义成公主(3000)

  第479章义成公主(3000)

  阿史那咄吉生前分出的一万铁勒战士护卫着人畜先行,但带上这么多的妇孺、牲畜,行军的速度实在快不起来。

  哨骑们沿着车马行过的痕迹,找了两天时间,便远远望见了启民部的妇孺,并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尾随在后的崔澈。

  崔澈得知消息,立即率领各部骑卒提速,追赶了上来。

  双方一追一逃,此时已经行至大漠北端,启民可汗早已收到消息,取消了对都蓝可汗的围剿,正领军南下救援。

  然而,一切并没有意外,剩余的一万铁勒战士并没有能力阻挡崔澈的主力骑军。

  崔澈赶在启民援军抵达之前,将这支铁勒军队击溃,大肆掠夺妇孺、牲畜。

  只不过崔澈的目标是要重创启民,而非将他赶尽杀绝,使得都蓝可汗能够在东突厥内部独尊。

  分裂且处于内战的东突厥,才符合崔澈的利益。

  为了不使启民可汗被过度削弱,崔澈适时收手,在抢掠了启民部落接近半数的妇孺,以及大量牲畜后,便班师南下。

  当启民可汗赶到的时候,入目所见,哀鸿遍野。

  好不容易将幸存的妇孺收集,盘点损失,得知崔澈抢走了六万余帐妇孺,启民可汗激愤之下,喷出一口鲜血,栽落马下。

  在苏醒后,启民可汗立即唤来亲信们,询问如今的情况。

  众人不敢隐瞒,告知他如今军中人心不安,多有将士逃亡,往南方寻找家眷去了。

  启民闻言,沉默良久,他闭上了眼,无力道:

  “王庭是不能再回了,去漠北吧。”

  众亲信亦无异议,碛口王庭正处在崔澈的兵锋之下,迁徙至漠北,远离崔澈,才能在与都蓝的争夺中,免除后顾之忧。

  而原本占据漠北的都蓝可汗,见启民部北迁,而崔澈又班师,他领着一众残兵败将,也不敢独自留在漠北与启民争锋,于是另选一条道路,避开启民,南下依附崔澈。

  这也算是开皇三年以来的老传统了,但凡在内部斗争中失利,便会率部迁往漠南,依附于强大的中原政权,舔舐伤口。

  都蓝可汗的使者便是在碛口王庭追赶上的崔澈大军。

  崔澈在接见都蓝可汗使者后,对于其依附的请求,自然是一口应下。

  都蓝可汗希望背靠强权,休养生息,而崔澈也需要他作为自己北方的屏障。

  使者得偿所愿,欣喜告退。

  夜里,崔澈等杨阿五睡熟之后,轻手轻脚的走出了帅帐,溜进了不远处的一间帐落。

  帐内住着一名容貌艳丽的妇人,她二十出头的年纪,见崔澈毫无征兆的闯了进来,也不惊慌,反而是眉目含情,略带几分嗔意道:

  “先前妾身沦为大王俘虏,倾心侍奉,数度春风之后,却受了冷落,妾身还以为大王厌倦了我,不会再来。”

  崔澈将她拥在怀中,右手肆意游走之余,笑道:

  “可敦绝色,孤食髓知味,又怎会相忘。

  “不过是在与你阿姊汇合后,她日夜求欢,每每通宵达旦,本王实在无暇抽身来陪伴可敦。”

  原来这妇人便是杨坚的义女,启民可汗的可敦,隋朝义成公主。

  十年前,杨坚收宗室之女为义女,册封安义公主,嫁给启民可汗为妻。

  二人成婚不到两年,开皇十九年,安义公主病逝。

  杨坚又收宗室杨谐之女为义女,册封她为义成公主,让时年十四岁的义成公主北上和亲,给启民可汗做了继室,为其可敦。

  此前,崔澈在大漠北端,大掠启民部落。

  义成公主亦身处其间,但她除了是启民部的可敦之外,还是先帝义女,大隋公主,如今崔澈领军杀来,她自是不惧,故而并没有与其余妇孺一般四散奔逃。

  崔澈起初也只是将义成公主奉为上宾,并没有生出别的心思,只是他急着追赶启民部的妇孺,自然不可能将杨阿五带在身边,寂寞难耐之下,一来二去便与义成公主有了私情。

  义成公主听得崔澈解释,心中泛起一丝醋意,她问道:

  “大王是想要金屋藏娇,瞒着二位阿姊?”

  崔澈摇头道:

  “你为国和亲,受尽苦难,我又怎能委屈了你,让你再做个没有名分的外室。

  “我自会找机会与她们二人商量,将你迎进王府列为侧妃。”

  义成公主闻言心花怒放,当夜更是施展浑身解数,与崔澈共赴巫山。

  卯时初刻,也就是后世凌晨五点,晨曦未现。

  大汗淋漓的崔澈抹黑回到了帅帐,侧身而眠的杨阿五问道:

  “是大王回来了?”

  崔澈身形一怔,随即笑道:

  “公主何时醒来的?”

  杨阿五翻过身来,轻声道:

  “大王夜里起身,动静惊醒了妾身。”

  崔澈诧异不已:

  “你等了我一夜?”

  杨阿五颔首道:

  “左右是睡不着。”

  崔澈坐在了榻上,疑惑道

  “你不问我去了何处?”

  杨阿五也坐起了身子,微笑着摇头道:

  “还能是去见谁,妾身不是妒妇,大王今后不需要这般偷偷摸摸。”

  二人成婚多年,崔澈是个什么喜好,杨阿五又怎会不知。

  义成公主既然是启民部的可敦,又是她与杨丽华的义妹,年轻美艳,这么一块肥肉在嘴边,崔澈又怎能耐得住寂寞。

  崔澈见妻子这般体贴,心里感慨良多。

  清晨,大军拔营,驱赶着俘获的人畜南下。

  直至大青山下,与早已经得知消息,领军在此迎接的麦铁杖汇合。

  “大王出兵北上,缴获无数,扬威塞外,使胡虏心生畏惧,不敢窥我华夏,末将为大王贺喜。”

  一见面,麦铁杖便洋溢着笑容为崔澈道贺。

  崔澈无奈摇头,问道:

  “莫要再说这等奉承话,本王出塞数月,国内可还太平?”

  麦铁杖答道:

  “大王以偏师北上,留重兵于国内,宵小又岂敢作乱。”

  得知国内无事,崔澈也放下心来,又问道:

  “晋阳之兵,可曾征召?”

  崔澈之所以与都蓝可汗约定在大青山会盟,而不是在碛口王庭等候。

  其一是队伍中存在大量俘虏来的人畜,为了防止都蓝可汗被贪欲蒙眼,心生歹意,自然是要先将妇孺、牲畜带回。

  其二便是身边的将士少了,都蓝可汗哪怕被启民可汗逼得无处容身,但麾下尚有将士三万余人。

  无论是为了自身安全,还是震慑都蓝部,崔澈都得要调集部分晋阳战兵北上。

  故而在接见都蓝部使节后,崔澈便连发两道王令。

  第一道王令是命代州都督麦铁杖领战兵一万前来迎接。

  第二道王令则是让中外府长史刘方征召五万战兵,以侍中裴秀为行军总管,领兵北上。

  麦铁杖笑道:

  “大王无需多虑,昨日信使来报,裴侍中领军已经过了代州,想来要不了多久,便能到达。”

  崔澈点点头,裴秀固然没有领军作战的才能,但有军中将领的帮助,只是带着部队走上这么一段路,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  起初,崔澈是打算让崔彦卿领军北上,但又担心嫡次子趁机结交将领,在军队中建立自己的影响力,这才作罢,选择了自己能够完全信任的表兄裴秀。

  贞元二年(公元607年)七月二十六日,在崔澈等候了数天以后,裴秀终于将五万大军带了过来。

  在与崔澈交接了兵权之后,裴秀于次日启程,返回晋阳,而崔澈还要留在此地,等候都蓝可汗前来会盟。

  八月初三,正是秋高气爽之时,东突厥都蓝部三万余帐自开皇末年叛隋之后,再次回到了漠南草原。

  “犬马之臣,阿史那雍虞闾拜见燕王殿下。”

  都蓝可汗言辞卑微,甚至自称为犬马之臣。

  当然,相比较辽东某位自称粪土的高句丽王,在态度恭顺的程度上,还是逊色不少。

  崔澈上前将都蓝可汗扶起,双目上下打量一番,感慨道:

  “孤与可汗数年不曾相见,今日再会,风采如故。”

  都蓝可汗心中苦涩得很,如今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,哪来的风采依旧一说。

  他感慨道:

  “大王莫要再取笑小汗了,早知会落得如今的处境,受人逼迫,不得不寻求大王庇护,当年小汗就应当向大王唯命是从。”

  当初都蓝可汗实力日盛,杨坚心中不安,于是转而扶持启民可汗,这让都蓝可汗心生怨恨,于是叛隋,将启民可汗杀得部众离散。

  然而时至今日,形势逆转,曾经仅有不足十余骑,被迫逃去大兴的启民,在隋朝的支持下,日渐壮大。

  若非崔澈干涉,只怕如今便能一统东突厥。

  这也让都蓝可汗认识到,在突厥四分五裂的情况下,自身的强大,并不能够统一各部,取得中原王朝的支持,才是重中之重。

  而都蓝没得选择,西隋一惯支持启民部,他便只能回过头来寻求自己昔日好友崔澈的帮助。

  崔澈见都蓝可汗神情沮丧,拍着他的肩膀,朗声笑道:

  “漠南水草丰美,你在此休养生息数年,待兵马强壮,再与启民争夺汗位便是。

  “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,无需为一时成败而气馁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79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7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