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、鸿门宴开启盐业_红楼大孝子
笔趣阁 > 红楼大孝子 > 30、鸿门宴开启盐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0、鸿门宴开启盐业

  次日,万丰楼前。

  一众盐商聚在一起,商量道:这林如海莫不是在摆鸿门宴?

  是啊,是啊,那宁国府贾蓉忽然来了扬州,路上居然把叶宗留给俘虏了,可恨那叶宗留居然投靠贾蓉,说什么已经招安。

  我让人联系了匪军中的人,发现几位当家的都听叶宗留的话,要接受招安。

  有派府兵去围剿吗?

  找不到了!他们早就跑了,听说在游说整个淮右的水匪山贼,说能够带他们一起招安!

  那不坏了!

  可不是嘛,之前几个月让他们闹出匪患,不过是放着没有剿而已,并不成气候,如今他们聚合淮右的山贼水匪,岂非有两三万人?

  这个贾蓉,就不怕朝廷认为他造反?

  一群盐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他们如何也想不到贾蓉胆子敢这么大,这么破坏官场的规则,商量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办法来。

  待看到了扬州知府,便都围了上去。

  张大人,这贾蓉纠集淮右盗匪,图谋造反,您一定要以雷霆之势将他镇压啊。

  是啊是啊,今日林如海摆下鸿门宴,张大人一定不要中计,我看着就调遣府衙兵马,将林如海捉拿归案。

  张大人,整个江南都看着我们呢。

  张世敬被一群人拉着有些头大,好不容易挣脱开来,气愤道:你们口口声声说叶宗留在你们股掌之间,结果呢!

  你们最好保证叶宗留没有你们的证据。

  否则不仅本官保不了你们,连本官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!

  不同于这些盐商,张世敬是得了消息的,林如海居然要收贾蓉做义子,这时节来大办宴席,看来是没准备撕破脸。

  说鸿门宴不太妥当,但肯定是有东西要谈的。

  待进了万丰楼,时辰到了,人员聚齐了,看林如海敲锣打鼓的认了这个义子,又定下了女儿和贾蓉的婚约,众人倒也没觉得有啥不妥。

  只是五年之内,获得封爵,娶做平妻,也太敢想了吧?

  贾家确实门第高,但世袭的爵位跟封爵是不一样的,封爵必须是军功才能取得。

  这贾蓉

  大盐商汪泉与张世敬说道:张大人,这贾蓉口口声声说五年封爵,到底是狂妄还是

  说着话,他点了点彼此。

  意思很明确,在暗指贾蓉要拿他们建功立业,张世敬没有接话,他觉得不像,真想建功立业,就不是招安叶宗留了。

  砍了叶宗留的脑袋,对叛贼赶尽杀绝。

  弄几千颗首级,那才是封爵的军功,而且叶宗留他们本来就被定性为叛贼,贾家门第又高,真能剿灭叶宗留,军功封个伯爵不在话下。

  何必招安叶宗留,引得整个江南都提心吊胆呢?

  张大人。

  在张世敬思忖的时候,听到了林如海的喊声,转身看过去,发现林如海正带着贾蓉走过来,便笑着招呼道:林大人,贾贤侄。

  贾蓉施了一礼,然后看向汪泉,对张世敬问道:这位就是汪会长?

  淮盐商会,汪泉如今正是会长,整个两淮的盐业,汪家占了三成还多,虽然要为整个江南的士绅分润,以维持一张大的关系网络。

  但确实是富可敌国的存在。

  久闻贾将军威名,今日一见,果然不凡啊。汪泉见贾蓉主动跟自己打招呼,也是眼珠子一转,开始说起了场面话。

  贾蓉笑道:我也久闻汪会长的名声,听闻这江南谁想做盐业生意,如果没有汪会长的点头,生意就做不成?

  哈哈哈

  汪泉有点明白了,他大笑着说道:贾家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,本就是我们江南自己人,贾公子若是想要做点生意,我们自然欢迎,大家说是不是?

  汪泉这么一说,一众盐商纷纷称是。

  贾蓉见此,大笑着说道:那回头还要多靠各位兄长的扶持了。

  自然,自然

  知道贾蓉要做什么,盐商们也都松了口气,既然要做生意,那总归是要按生意场上的规矩来,那便无碍了。

  接下来不过是坐下来谈,看怎么分市场而已。

  在林如海和贾蓉走后,汪泉不由说道:这小子是个人物,轻轻松松就化解了淮南的局势,还帮林如海办成了事。

  张世敬则皱眉道:重点是他要吃下多少份额?商会的股份,可是大家的。

  盐要贩卖到哪里,必须跟当地官府打好关系,淮盐商会每年要孝敬各路官员多少银子,这都是有定数的。

  比如他张世敬,每年俸禄不过二三百两银子,但淮盐商会每年给的分红,就有上万两。

  他可不想因为贾家的加入,短了自己的分红。

  放心吧,张大人,贾家要做食盐的生意,那必然是帮圣上捞银子的,故而,我们只需要逼着贾蓉让他去跟皇帝谈,再多开盐引。

  然后

  让贾家把盐卖到北边去。

  张世敬也是眼睛一亮,觉得这是个好办法,在江南卖盐,他们不带贾蓉玩,贾蓉就只能按照官价卖,更不能卖私盐,否则他们就拿了贾家的把柄。

  逼着贾家去北边抢占地盘。

  等以后,把贾家弄倒了,那些地盘就还是他们的。

  林家。

  那些盐商肯定不会轻轻松松就把份额让出来,江南能销多少盐,年年都是有定数的,盐多价格低,赚的银子也一样。

  所以,他们一要逼迫你找皇上要新的盐引。

  二来,会逼迫你去中原跟晋商相争,晋商从川蜀运盐出来卖,自己不产盐,没有成本优势,但这卖盐事,可不光是算成本的。

  真要去中原卖盐,也是要拼个你死我活的。

  从宴会上回来后,林如海便与贾蓉商议着盐业的事,按官方标定的价格,一份盐引能够卖300斤盐,需要上交6两银子的税。

  朝廷每年在两淮发20万引,就应该是1200万两的盐税才对。

  按照官方标定的盐价,每斤30文,一引盐不过售价9两银子,又要刨除运费人工等等因素,赚到手不过一两多银子。

  看着不多,这都是表面的!

  30文一斤的官盐,谁买的到?民间买盐,一斤至少200文!若是当地发了狠,一斤五六百文也都有!

  所以正经卖官盐是不赚钱的,即便有盐引,也只能当私盐卖,才能赚钱。

  至于每年1200万两的盐税怎么变成只有不到200万两,那是因为他们利用各种理由伪造产盐成本,说是木柴贵,又说灶户要的多,各种名目。

  在地方的配合之下,盐政官员又欺上瞒下,导致两淮的盐税始终收不上来。

  林如海分析着利弊,告诉贾蓉该规避什么陷阱。

  对此,贾蓉是不熟悉的,但他知道一个道理,只有手中有兵,利益才有保障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79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7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