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山路_古代天灾逃生记
笔趣阁 > 古代天灾逃生记 > 第50章 山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0章 山路

  无弹窗,更新快,免费阅读!

  自从经过府城,木槿他们路上遇到的不再是偶尔才能见到的一两个难民,后面见到的难民数量明显增加许多,甚至不乏成群结队一起的。

  如果有俯视角度的话,便能够在上方看到人们像蚂蚁一样涌向同一个方向。

  人们亦如同蚂蚁一般微不足道。

  像蚂蚁一样的、没有地图的平民,只知道要远远地走,向着与来时相反的方向走去才能谋活路。

  本来向东南去的话,必须经过府城才能够走官道,怕灾民滞留于此,府城的大门迟迟没有朝他们敞开,灾民们只好绕路绕过去。

  此时,除了官道以外,并没有成规模的马路,大都是乡间小道,他们若绕过去的话,恐怕得多走一二百里路,至少要花费数十天才可以。

  除此之外,还有另外一条路,那就是从东南边的山脚绕过去。山脚边有开辟山路,虽不必上山,可在山脚上道路到底崎岖,人畜通行并不方便,不过倒比从东南边绕行耗费时间更少,只需一两日就能过去,重新回到官道上去。

  前面许多灾民陆陆续续朝着山脚走去,他们不像王家村的车队,没有那么多粮食和牛车,他们自可以选择从山脚绕行。

  再三衡量,王家村一行人还是选择了走山脚那条路,纵使多耗费些力气,可还是比绕路节省许多时间。

  而且绕路的话,一般都需要从乡间小路上饶,好多窄些的乡间小路只能容一人通行,车队要想走过去,或许还需要他们自己用手里的锄头铁锨帮忙开辟道路。

  刚才族长派几个青壮年往山脚看过了,山脚那头的路虽然同样很窄,不过由于是当地官府修筑的,至少不像乡间小路一般宽窄不一,山脚下的路勉强可以让他们的木板车通过。

  所以,车队里都愿意走山脚下的路。

  “不就多耗费些力气吗俺们庄稼人啥都没有,就是有一把力气。”有年轻的后生说。

  “走,咱们走山路”

  王宝兴家里的牛车在最前面打头,其余的人家都小心跟上。

  木槿没办法像从前一样走在牛车旁边照看如意吉祥,因为山路宽度有限,旁边都是石头的缘故,木槿只能跟在家里牛车后头,她眼睛盯着车上,见到双胞胎没有哭闹才暂时松下一口气。

  赶车的王宝山也坐到牛车上面握着缰绳,除了开辟出的路比较平整之外,其余的地方要么堆积着高大石块,要么有凌乱的小石头,长途通行十分不易,即使心疼家里耕牛的王宝山都必须狠狠心坐到牛车上去。

  同样因为要不要坐牛车而无比纠结的还有王宝根。

  王宝根家的牛在此前就曾倒下过一次,虽说因为缺水,不过王宝根从此对待家里的牛更为小心,他攒了半辈子钱才买到的黄牛可不能有个好歹,否则同要他的命没有两样。

  所以,赶路时,王宝根小心翼翼侧着身子走在地上,手里头还牵着缰绳,婆娘和一对儿女则紧紧跟在车后头。

  可山路实在太难走,王宝根腿脚磕绊到石头,那块石头恰巧还比较锋利,磕得脚脖子生疼。

  这还是他穿的厚实又有绑腿保护的效果,若在穿得单薄的夏日,说不准会直接把腿脚给磕破。

  王宝根不是那等愚笨的,见此情形,手脚麻利地爬到牛车上去,抚摸着温顺的牛“老伙计,今日且辛苦你一遭,等咱们赶完这段路途,我就给你喂糠吃,整顿咱只吃糠。”

  因为糠也能够做人的口粮,所以,那些有牲畜的人家,在逃荒前,除了带糠之外,还带着不少干草来节省用糠的量。

  牛需要拉着一整车家什辛苦赶路,定然不能同在家里一般只喂干草、偶尔喂糠,赶路以后,一天至少要喂些糠才不至于让家里的牛累倒。王宝根许诺一顿只给牛喂糠就已经非常“大方”了,毕竟在危急时刻糠也能够做人的口粮。

  走在路上,甚至可以听到妇人呵斥孩子的声音“胖娃,别走上头,快来娘这里”

  那孩子十来岁的年纪,从来没有真正走过山路,正是好奇的时候,趁爹娘辛苦赶路没注意就一个人跑到旁边的山石上头又走又跳。

  王家村倒也有一座山,可那是荒山,可没有单独开辟的整齐山路,半大孩子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。

  胖娃他爹正在辛苦拉着木板车,没有多余的力气管教他,他娘和他奶合力才把他拉回来。

  一开始还好,大人们还有力气管教孩子、小孩也有力气调皮,走到后头,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
  为了运送军粮更为方便,这里被官府修整过,甚至路面相对平整。可从大方面来看,总体的大地形仍然比较崎岖,这就导致行路颇费力气。

  木槿拿手帕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,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,她早就自诩有经验,现在才晓得有多天真。走了才一个小时,却与在平地上走两三个小时差不离,让人累得直想原地坐下。

  木槿往嘴里塞了一小块巧克力。

  自从逃荒以后,除了用来补充能量的东西,她很少为了吃零食而吃零食,今天这块巧克力是额外奖励给自己的,木槿怕自己坚持不下去。

  包括旁边的王李氏,一样累到满头大汗,但木槿这时候没办法像往常一样让她到牛车上头休息一会儿,山路费力,牛也需要比在平地上赶路多花好多力气,何况还有王宝山坐在上头赶车。若王李氏这时候上去休息,不说王李氏自己舍不得,就连木槿都十分担忧会让家里最大的劳动力半路倒下。

  木槿只能在王李氏累的时候,让她靠着自己走路,这样的话,可以把身体的一部分重量倚在她身上,走路略微轻松一些。

  至于更后面的崇文崇武,只能频繁地交替挑担子。

  在平地上赶路,一般都是崇文挑一大半时间,接下来就换成崇武,崇武一直挑到队伍停下。

  但现在不一样,光走路就已经十分耗费力气,更别说他们身上还有几百斤的担子,崇文崇武二人只好非常频繁地交替着来,这样虽说也累,可到底可以稍微缓一口气。

  周氏见到丈夫又被换上,心里极为担忧,她每天给他揉肩膀,晓得崇文肩膀上因为日积月累挑着担子早就肿起来一块。

  崇文念着崇武年纪小,大部分时候都是他来挑,受的累也最大,周氏反复劝他莫要如此。可崇文都是嘴上答应着,下次还这样做。

  她心疼崇文,把铁锅背负到自己背上,以减轻崇文的负担。

  崇文挑着担子轻易不能停下来,嘴里凶着“你胡闹什么,快给我放回来”

  “我在娘家就日日做重活,嫁过来方才不用下地,却还有一把子力气,当家的你别管我。”

  崇文差点就要把担子放下,好将铁锅从周氏那里抢回来。

  可是后头还有赶路的人催促,崇文只好让她累了再放回来。

  因为道路狭窄,能够通行的人十分有限,导致前面停下,后头就必须跟着停下来,若是单个的人行路还好,若是有车,不管人力拉车还是牲畜拉车,一停就要停下来一串,这也是王家村众人明明已经累到半死却不敢轻易停下来歇息的原因。

  一些用人力拉车的人家只管更累,力气大一些的妇人,会稍微替代丈夫拉上一会子车。

  不过男女力气终究有些差别,如果只走路的话,不见得会比男人差,可是一到需要下大力气的时候,女人因为身体不如男人强壮的缘故,越到后头越拉不动车。

  即使如此,也可以让家里的汉子稍微缓一口气。

  栓柱爹和后娘生的弟妹年纪还小,还没有足够的力气拉车,所以他们家都是由栓柱爹来拉车,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弟弟偶尔会替一把。而栓柱早就和爹娘分家,所以两家的东西并没有在一起,而是各自拉着各自的。

  见到当家的支撑不住,而自己出的儿子才十四五,身子还没有长开,拉车拉得格外艰难。栓柱娘就动起心思想把自家车上一些东西挪到栓柱拉的车上去,这样的话,老头子和她儿子就能够轻松一些。

  当然,要挪到栓柱那里的大多都是木箱、水桶这中又重又不值钱的东西,就算他们累死,被当做全家命根子的粮食也不会放到旁人那里去的。栓柱爹娘还怕家产被他侵占去呢

  栓柱本来就累到半死,他两个儿女还小,略微大一些的女儿还能在平地上略微走走,可到了山路上,两个孩子都得要他来拉,栓柱哪里有多余的力气。

  栓柱性子老实,可他并非泥人。早在爹娘趁着自己受伤,前来驱赶他的婆娘孩子时,栓柱就看清楚他们的本性,现在逃荒路上生死难料,他万一没了,婆娘孩子肯定要受他爹和后娘的欺负,说不准命都保不住,栓柱晓得自己不能被累垮,死活不同意爹娘的要求。

  气的栓柱爹一个劲骂他不孝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2020415:19:542022020421:45: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

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2475469、公子如玉2瓶;本我、北野薰1瓶;

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,请牢记:,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

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,书架与电脑版同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79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7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