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3章 契丹军队_重生周隋之际
笔趣阁 > 重生周隋之际 > 第353章 契丹军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3章 契丹军队

  第353章契丹军队

  仁寿三年(公元603年),正月初六,崔弃疾恭送其父崔澈出城,各部酋长亦步亦趋,紧紧跟在崔澈的马后,其中就有新近被册封为契丹王的大贺摩会。

  崔澈此前承诺,东征之时,契丹八部,谁出力最大,便表奏其为契丹之主。

  他也没有在战后食言,向杨坚报捷的同时,也为大贺摩会表功。

  在封赏诏书送往辽东以后,大贺摩会终于得偿所愿。

  但他也知道,契丹不同于库莫奚。

  阿会鲁苏受封奚王之前,库莫奚经历了上百年的部落联盟历史,而契丹在此之前,还一直处于部落阶段,从未有过共主。

  自己这个契丹王,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王,对于其余七部的影响力微乎其微。

  若不是有崔澈扶持,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买账。

  这也让大贺摩会清醒的认识到,要坐稳自己的王位,必须要紧紧依靠着崔澈。

  崔澈将五千辽东骑卒,也就是当初被驱使攻城,剩下的五千高句丽骑兵,尽数留给了崔弃疾。

  此前辽东城内的六万降卒,也在重新组织后,归于崔弃疾的麾下,助他守城。

  在崔弃疾的眺望中,崔澈领着四族联军向北而行,计划原路返回。

  路途中,崔澈将大贺摩会唤来,说道:

  “如今你已经是契丹之主,按理说,应该号令八部,无所不从。

  “只是草原上自古以来,都讲究弱肉强食,在没有相应的实力时,名位只会惹来祸患。”

  大贺摩会神色稍显慌张,他不知道崔澈与自己说这些事,究竟是什么用意。

  难道是有其余酋长在私底下找过崔澈,说服了他,要让自己退位让贤?

  “小王能当上契丹之主,全是燕公的功劳,燕公若是让小王逊位,小王不敢不从,只是”

  大贺摩会话未说完,却听崔澈笑道:

  “大王误会了,我崔澈又岂是出尔反尔之人,今日唤来大王,是要助大王坐稳契丹王位!”

  大贺摩会双目一亮,说道:

  “小王愚钝,还请燕公明示。”

  崔澈不慌不忙道:

  “此前契丹八部曾经各自派遣勇士在崔某帐前听命,崔某有意以他们为将校,从契丹各部抽调精兵,组建一支步骑,将他们分置燕、恒二州,也能为大王练出一支精兵。

  “有崔某为大王掌控这支军队,只要大王与我同心,其余七部又如何能够反抗大王。”

  说着,崔澈神情一冷,沉声道:

  “莫非大王不愿与崔某同心?”

  漠南草原,早春时节,尚且带着寒气,但崔澈话语中的寒意,更是渗透大贺摩会的骨髓,让他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冷战。

  大贺摩会不敢有半点迟疑,他激动道:

  “燕公对小王恩重如山,小王又怎敢对燕公生出二心,别说是抽调族中精壮,在燕公麾下听用,就是让小王把命都交给燕公,小王也不会皱下眉头!”

  崔澈拍着大贺摩会的肩膀,笑道:

  “没那么严重,大王无需轻言生死。”

  在与大贺摩会事先沟通,征得他的同意后,崔澈这才命人召来其余七部酋长,向他们说明自己的打算。

  众人慑于崔澈的威势,不敢明言反对,但也心生抵触,直到崔澈告知,是让他们派来自己身边侍奉的亲近子弟充当这支部队的将校,这才消除了他们的顾虑。

  次日,联军并未直接启程,而是在崔澈的安排下,由麾下二十四名契丹卫士回到契丹大营挑选,抽调了三万精壮,其中骑卒一万,步卒两万。

  崔澈为之命名,骑卒号为银鞍契丹直,他们将在马鞍上镶嵌银色叶片,所谓直,源于契丹语,有人或队伍的意思。

  步卒号位皮室军,皮室一词在契丹语中有金刚之意,原时空中,皮室军是辽国君主的心腹部队。

  这一万银鞍契丹直与两万皮室军,将跟随崔澈前往燕、恒二州。

  崔澈相信,只需要严肃军纪,假以时日,必能成为一支精兵。

  三万契丹步骑整编过后,崔澈再次领军启程。

  二月下旬,联军抵达契丹的传统势力范围。

  跟随联军东征的契丹妇孺们驱赶着牛羊,终于重返家园。

  契丹八部即将就此止步,临别之际,崔澈又提出担心三万步骑思念家人,向大贺摩会与七部酋长索要银鞍契丹直与皮室军的家眷。

  大贺摩会明知道一旦让崔澈把将士家眷也给带走,犹如羊入虎口,有去无回,但也实在不敢拒绝,只得同意。

  其余七部酋长无奈,也只能应了崔澈所请,分出银鞍契丹直与皮室军的家眷,让她们跟随崔澈离开。

  这次东征,收获不菲,虽然被崔澈征走了三万户,但是八部分摊下来,也不算不能接受。

  尤其是大贺摩会,这个契丹王的头衔,再有强力势力支持的情况下,它本身就不只值区区三万户。

  目睹了契丹八部的遭遇,归途中,阿会鲁苏与都速六难免担心自己也会被崔澈用同样的手段削弱,只是他们显然是多虑了。

  库莫奚人在这一次东征收获最为丰盛,也意味着他们死伤最为惨重,尤其是三面强攻辽东城,除去高句丽降卒外,大部分时间都是库莫奚人在担任主攻。

  而都速六拢共就三万步骑,崔澈又怎么会再去找他索要。

  都速六此前在跟随杨素北击西部突厥,还是跟随崔澈东征高句丽之间,选择了在崔澈帐前听命,惹得杨素心生怨恨,曾经上表弹劾。

  不过杨坚并未责罚都速六,毕竟都是为大隋出力,面对两人的征召,总得要舍弃一人,总不能因此就去怪罪对方。

  当然,崔澈也没少为都速六申辩,总之,都速六以及其麾下将士应得的赏赐也是一分未少。

  阿会鲁苏回到营地时,此前迁往隋境的东突厥、库莫奚妇孺们,也如数在老哈河西岸迎接。

  看着他们欢庆团圆,隋军骑卒们恨不得插上翅膀,连夜南下。

  崔澈也清楚将士们思念家人,去年开春出兵,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,不能自己有四个侧室陪伴,就不顾将士们的诉求。

  他并未在塞外过多的耽搁时间,在先后与阿会鲁苏、都速六道别后,大军立即南下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79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7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